《給十年後的我》

IMG_6602

 

已經好幾個月回家過後,就算人已躺到床上仍發覺還有很多未完成的工作,有時臨睡前才湧現無盡的想法才最累人。雖然,時常呻多事幹,但我其實是極其享受有事忙的時光,感覺好像是人生來還算有點意義,就算只是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去好好照料自己的花草,又或者只是躲在書桌上寫篇簡單的散文。

然後,就再剛剛洗澡過後我望著鏡子裡,下巴那道已結痂的傷痕,再回想起一星期前為了準備店鋪開張忙得手忙腳亂,一個不留神便從椅子疊起的高處失足倒下來,回神過後下巴而被割成一道頗深的傷痕。在等待就診的時候,我在想自己這些日子這麼辛苦其實為了什麼?32度的日曬陽光底下,一個人拖著行李箱加三大袋十磅的衣服在地鐵中跑跑走走、為了趕在開店前人們能用到試身室,一個人爬高爬低拿起鐵鎚電鑽便硬著頭皮幹了…最後,那些自問的何必在正式開張的當天,得到了最值得答案。

正式開張那天,我最快樂的是外婆能夠陪我參與這件算是人生重要事,然後的是那些從前到現在都一直陪著我經歷每個階段的好朋友,再來的就是那些從網誌到雜誌專欄都一直非常支持我的人們,最後還有,那位總守在我身邊的你。那晚好像是我記憶中最勞累卻又最實在的一天,對我來說這一切倒像那一朵絢麗的雲兒,真正地感覺自由與快樂。因為,很多時候自由反而令人不安的,唯獨這一次不一樣。

來到今天,有位舊時的客人來到探訪我,她問我:「舊時待在國際大公司不就很好嗎?為什麼想要待在這種小店呢?」基於禮貌,我只一笑置之,而我當然並沒有告訴她,我現在的狀況比起舊時有多快樂。我每天對著我喜歡的時裝、聽著自己喜愛的音樂、待在店裡的都是最愛我的朋友、不然就是與我一樣喜歡時裝的親切有禮的客人、最重要的是,我終於能成為自己最想成為的人,不用再為誰假裝虛偽了,就算以後如何任性也是自己的。

然後再想再想,未來承擔的便越來越多,也正印証著自己的成長。

未來,我不敢保証所有能像從前一樣,唯獨快樂,是我唯一為妳們最想永久保留的一塊。

現在,是六月十四日凌晨二時三十七分,剛剛過去了母親的生日,電腦ITUNES播著的是《給十年後的我》。

多想知道那天,你們、我們會否與今天還會一樣。

梁衍奇 Inky Leong

梁衍奇 Inky Leong 數位創作人 倫敦作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著作《講故事的人-The Story Teller》曾經提及:「我從不曾想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這是一個孤栖獨立的行動,練習永遠無法積蓄資曆。寫作不過是去接近所寫經驗的行為,正如(但願)閱讀是去接近所寫文本的一樣。」 order to promote Macao fashion culture, he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all kinds of social charity activities, to let the society increase their sense towards fashion, which has caused good influences to Macao fashion industry and l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fashion culture to a different level.

Submit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