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每一位曾被梁偉林的愛蔭下成長的少年》

用生命影響生命,對我來說是人生最大的成就。
相信在天國的你,也會看到我們這班小孩沒有被你失望。

前幾天的上海煙雨紛紛,遍地的落葉有些泛黃、有些枯竭、有些憂傷。如果生命的意義,像葉子般春來秋去,我寧願永遠活在那個無愁無慮的夏天。因為,夏天我總會記得那些輕狂的青春歲月,瘋狂奔放的汗水仍然熱燙。

永遠,都會記得那年的夏天,要不是被你撿回愛的樹蔭下重新栽種,不知道今天能否茁壯。

然後,就在上海的舊街道我拿了一片枯葉,為此得意地傻笑,或者在這一切之前,我還未知道枯萎其實沒那麼讓人興奮。直到,知道你已經離開的消息之後,我看著面前的一顆小樹苗,想起了舊時候你為這班被社會認為的邊緣少年又哭又笑的模樣,我才明白那段其實是旁人永沒法懂的最好時光。

作為一位職業社工,我想你比任何一個人都忘記得徹底。因為,當被社會嫌棄而握過的拳頭,被成長而落過的熱淚,付出的都是因為愛,而不是工作所需。然後,我多慶幸一個月前,你跟我說希望我公司能參與工聯青年的活動,而我一口答應了。不然現在,我一定後悔萬分。那時候,你說你在香港作心臟手術,但心裡放不下的還是這次青年活動。你說,希望我能陪伴每位年青人一起成長。最後,你說很快便會出院,我們會一起吃頓飯。

你怎麼,就這麼喜歡騙人。
就像,舊時沒有一間學校接收我們,你就騙我們他們沒有招生一樣。
你知道,你會就此成為最壞的榜樣嗎?

每個人生命中必定會遇上伯樂,點石成金或者對我來說太多奢侈,將鐵煉成鋼也許已是最好的提攜。

沒有你,我也許只是一頭頑固的石頭。

最後,我沒有什麼能答謝你,只能認真地活著,就如當初至今你教我們要爭氣做人。

致每一位曾被梁偉林的愛蔭下成長的少年,希望他一路好走,安息。

梁衍奇 Inky Leong

梁衍奇 Inky Leong 數位創作人 倫敦作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著作《講故事的人-The Story Teller》曾經提及:「我從不曾想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這是一個孤栖獨立的行動,練習永遠無法積蓄資曆。寫作不過是去接近所寫經驗的行為,正如(但願)閱讀是去接近所寫文本的一樣。」 order to promote Macao fashion culture, he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all kinds of social charity activities, to let the society increase their sense towards fashion, which has caused good influences to Macao fashion industry and l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fashion culture to a different level.

Submit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