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可能都不是那麼重要》

這幾年來,被問的最多的問題。

「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喜歡時裝?」其實,如果認真探究應該是從我出生以來吧。

從小到大我婆婆與媽媽特別愛買衣服,直到最近的日子,連我常穿到醫院的那段日子,我婆婆都常說,不要穿常一樣的衣服來,別人看不好看。

因為,我們家不是人家常說的那種豪門世家。我婆婆總是說,風儉由人卻是要大方得體。可以是這樣的關係,我從小就特別注重儀容禮節吧。沒有甚麼特別原因,就是聽話。

想不到吧,我其實如此聽話。

直到一天,她離開了。你或許不會相信,在時尚界炖煉這麼多年的時間,我居然不能夠為她準備一套,她會覺得大方得體,而且乎合她個性的衣服,陪著她的最後一刻。

我已不記得,是誰跟我講過,人臨終的時候,其實誰又在意世上的繁華錦衣、名利榮景、金屋財富;原諒我們這家會膚淺地把時尚進行到底。

我們,並不會想最難看的一面公諸於世。縱使,健康離我們遠去,我知道我們不會讓人家看到我們的不體面。因為,你要知道無論怎樣,除了出生的那天以外,我們都是需要穿衣服的。

在那一天,我急得快瘋了。在我這些年來,我接觸過太多太多的衣服了,為了誰挑選她結婚的衣服、某一個頒獎典禮的舞台服、誰的與統治見面的禮儀容服飾;可是,我居然在最重要的人離別人,卻膚衍的挑選永遠得不到回應的衣服。

到底,人們常問我的這些問題,有沒有這麼重要。

這些年,我壓實算過的三十多個的訪問之中,最多問我的問題都是:「到底是從何時開始喜歡時裝?」我期待的問題是:「你這麼愛時尚,在你離開的時候,除了你最想穿的是哪套衣服?還有最愛的人到底是誰?」

2018年,留給我一點驚喜。

我知道妳會在審視我的。

 

梁衍奇 Inky Leong

梁衍奇 Inky Leong 數位創作人 倫敦作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著作《講故事的人-The Story Teller》曾經提及:「我從不曾想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這是一個孤栖獨立的行動,練習永遠無法積蓄資曆。寫作不過是去接近所寫經驗的行為,正如(但願)閱讀是去接近所寫文本的一樣。」 order to promote Macao fashion culture, he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all kinds of social charity activities, to let the society increase their sense towards fashion, which has caused good influences to Macao fashion industry and l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fashion culture to a different level.

Submit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