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它是一道無形的牆。

我也不打算向任何人解釋你、我、我們,或是他們之間的牆。

還是碰壁。

既然碰壁,誰都會不捨得傷痕纍纍離去。

關於那一晚,我放下了酒。為免再交代,我帶著假裝的微笑關了門。

You better believe I’m trying.

這些每個夜晚,睡前我總想像明天的我會更像你期待的模樣;

一模一樣。我當然曾期待自己,如果可以。

You better believe I’m trying.

如果你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容忍煙與酒是我們最惡劣的思念;

如果我可以的話,我還是喜樂這樣的方式懷念最珍貴的感情;

或者,我們都一樣;當然如像火一樣能撲滅,長與久都亦會為彼此燃燒;

這是我心中最美的距離。

我們快樂的活著、痛苦的笑著、流著淚地愛;

誰都不是一樣。

距離,從來愛人與你心都擁有距離;

只要當你為愛人,變得不像自己;

故意讓愛被包圍,也不是好事。

我開始喜歡距離。

但我極討厭逃離。

最後,總會有人問,為什麼當初至此距離就不一樣呢?

我們不是好好的嗎?

距離,就是。

當初,至此;

你能明白嗎?

梁衍奇 Inky Leong

梁衍奇 Inky Leong 數位創作人 倫敦作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著作《講故事的人-The Story Teller》曾經提及:「我從不曾想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這是一個孤栖獨立的行動,練習永遠無法積蓄資曆。寫作不過是去接近所寫經驗的行為,正如(但願)閱讀是去接近所寫文本的一樣。」 order to promote Macao fashion culture, he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all kinds of social charity activities, to let the society increase their sense towards fashion, which has caused good influences to Macao fashion industry and l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fashion culture to a different level.

Submit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