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彷人生,以後•••》

我們許多時間都在模仿別人,

然後再模擬過來自己的生活。

從原生家庭的背景,潛意默化的觀念與價值觀;教育中學習的德行、知識與觀點;群體中的習性、輿論與共嗚;工作上的成就感與存在感;愛情裡頭,渴望雙方都追求的安全感...

所有以上我們都需要經過時間。

摸索、模仿、模礙;

歷煉足夠了一定程度,

你開始能擺脫模仿,嘗試創新一套屬於自己的生活。

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實是非常容易的。

先不要想得自己太有品味或是獨一無二。

你去的米芝蓮餐廳我可去可不去,

但有極多時候,我可是覺得老街巷口轉角的麵檔,非去不可。

為什麼說到模仿,我會聊起餐廳?

因為在現代最易模仿的社交技能。

就是去你去過的餐廳,試你試過的菜。

告訴大家我還生活得不比你差。

其實模仿也是我熟能生巧的技能,

從模仿中,我不是學會了扮演與假裝;

反而是訓練了我敏感的洞悉力,

慢不經心的觀察力;

這些對模仿行為的理解,

令我更進一步了解自己是什麼人,

同時,更令我更清晰知道自己,

不想成為什麼人。

泡在疫情兩年裡時間,

沉澱了不少對於自己、友人、情人、家人的關係;

我想脫離模仿帶給我生命的意義,

我想一切都是我想過的人生;

關於未來如何艱辛、如何快樂、如何憤慨;

我都急不及待。

因為,許多時候;

我故意刪除很多個我了。

今晚這首歌,模仿的歌,到我獨唱了。

梁衍奇 Inky Leong

梁衍奇 Inky Leong 數位創作人 倫敦作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著作《講故事的人-The Story Teller》曾經提及:「我從不曾想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這是一個孤栖獨立的行動,練習永遠無法積蓄資曆。寫作不過是去接近所寫經驗的行為,正如(但願)閱讀是去接近所寫文本的一樣。」 order to promote Macao fashion culture, he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all kinds of social charity activities, to let the society increase their sense towards fashion, which has caused good influences to Macao fashion industry and l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fashion culture to a different level.

Submit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