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新一年新的自己這回事》

你感受過重生的感覺嗎?
離開了災難的悲劇之後,
掙脫了社會的危機之後,
角遂了名利的快感之後;
還是被病痛虐待過身心之後。

許多事情原來在被時間洗禮過之後,
我們都會忘記了那些個人的小事,
恍惚一些都不太重要,越長熟越談便越淺薄。
因為所謂大事情,都需要光輝而明亮的,
那些悲觀無門的事情,我們就讓它鎖住不見天日吧。

這幾年,我聽過許多生命逝去的故事。
有些幸福地生還,有些突然地死去。
如果,有一部長鏡頭拍著我們這圈人類的生活,
確實是如此簡單,再如果那是一部沒收音的鏡頭,
更是毫無情緒,漫無目的的劇情。

就似一首純樂器演奏的交響樂,
那種沒有人聲的樂章,到底會有多少人懂得欣賞。
又會有多少人能從表面的生活,看透那些人們的動機與行為。

對我來說重生,簡單得似宿醉後的翌日。
一切洗心革面,一切充滿力量去面對自己,
然後「我以為再也不會喝倒得如此嚴重。」
最後,我當然也不會。

因為,重生的主義就是為了讓人們重蹈覆轍。
讓人犯錯、讓人缺陷、讓人掙扎;
何況世界沒有太多人在意你的2023年如何重生,
我們也不只不過在幹回我們自己最擅長的事罷了。

哪有什麼2023新的自己?
自出娘胎開始,每一天我活得都是的自己。
所以新舊的一樣,唱法一樣,只是旋律有些改變。


想認真活著的話,其實你明天就可以有目標了。

想像那種世界各地人類對人類的知識與身心暴力;

比起那個所謂新的自己。


別太怪責世界,你欠缺的還有很多呢。

梁衍奇 Inky Leong

梁衍奇 Inky Leong 數位創作人 倫敦作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著作《講故事的人-The Story Teller》曾經提及:「我從不曾想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這是一個孤栖獨立的行動,練習永遠無法積蓄資曆。寫作不過是去接近所寫經驗的行為,正如(但願)閱讀是去接近所寫文本的一樣。」 order to promote Macao fashion culture, he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all kinds of social charity activities, to let the society increase their sense towards fashion, which has caused good influences to Macao fashion industry and le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lobal fashion culture to a different level.

Submit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